无人配送机器人设计要解决哪些问题?+ 查看更多
无人配送机器人设计要解决哪些问题?
+ 查看更多
2020-08-18
69
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市场的需要,无人配送机器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公司在角逐这一市场,那么 无人配送机器人设计就十分迫切,而无人配送机器人需要去解决哪些问题呢?
一、自主行走
配送机器人要拥有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并使用多个摄像头或雷达等组成的传感器,以及高分辨率3D城市地图来高效地穿过繁华的城市街道。可以自行找到目的地,能够辨别并“记住”路线,通过机器学习可以实现自主导航,准确识别红绿灯信号,自主停靠配送点,不仅自己会上电梯、感知电梯的拥挤程度,甚至还要识别路上的行人、车辆,智能规划路线。
二、安全避障
配送机器人通常要采用激光与视觉并行的方案,能够观察周边的复杂环境,并在系统中建立自己的多维世界,运用自适应的算法,对动态实体进行准确的轨迹预测,避让行人、车辆等物体。
三、承载储藏
作为配送的工具,每次配送能够搭载多少数量的包裹是需要重点考虑的,甚至有些是能够根据货物尺寸自主调整货运箱大小的。有些大的配送机器人,设计载重100公斤,最多可以搭载200件小包裹,相当于一个小件快递员一天的配送量。但负载越重,电量消耗也越大,先进的配送机器人据称充一次电可以行驶100公里,但全程重载时可能只行驶60公里就没电了。因此,也有设计成模块化的货舱,可以根据有效载荷在沿途站点进行换货。
四、人机交互
用户通过手机APP下单后,可以选择向机器人发出服务需求,配送机器人会与运输管理系统(TMS)对接规划最优配送路径,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当前的配送机器人还配备了面部识别系统,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系统将取货信息发送给用户,到达目的地后,用户可选择人脸识别、输入验证码、点击手机APP链接等几种方式取货,还可以自动把货物放入储物箱,或电子扫描签收。有些国外的配送机器人设想更加大胆,根据他们所申请的专利描述,该机器人可以打开用户门锁,并将包裹放置在用户家中。
五、落地场景
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而研制的配送机器人,不会排放任何尾气,还可以静悄悄的移动,这两大优势意味着它们可以在城市中道路交通限制的时候行驶,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它也能在居民区内投递货物。”目前落地的场景,除了快递包裹外,有在美食广场的室内和室外配送食物,甚至实现从餐馆到住宅的配送任务。也有电梯维修过程中,工程师在现场诊断电梯故障后,让配送机器人从最近的电梯配件服务点将统计出需要更换的配件快速取过来的案例。在推广中的配送机器人服务涉及餐厅、药房、生鲜超市、服装百货、干洗等领域。未来还会拓展到更多场景中。
作为电商与自动化、物流与机器人的融合,配送机器人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可能带来的新技术进化与应用、物流与服务模式的变革、就业结构的变迁,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想象。骏意工业设计公司也会努力在这个领域深耕。
分享到:
热门资讯推荐